2024年第一季度瀍河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根据洛阳市减灾办第一季度洛阳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区减灾委办公室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形成第一季度瀍河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前期全区自然灾害情况
全区没发生森林火灾,没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月30日,共出现寒潮大风、暴雪等8次极端天气过程,未形成灾害。
二、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月份,全市降水偏多1~3成,北部15~20毫米,中部、南部20~30毫米;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西南部山区平均气温2.5~3.5℃,其他县区4~5℃。月极端最低气温-8.0~-6.0℃。冷空气及降水过程有4次,分别出现在1月31日-2月4日,有较强冷空气,持续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量15到25毫米,局部30毫米左右,积雪深度9到15厘米;2月13日-15日,有小雨(雪);2月19日-21日,有小到中雨(雪),部分地区有大雨(雪);2月27日-3月1日,有小到中雨(雪)。
预计3月份,降水量偏少0~2 成;平均气温偏高0~1℃。
三、自然灾害风险预判
综合分析,近期全区自然灾害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极端天气频发多发。从往年气象资料分析,每年2、3月份易出现寒潮大风、雾霾天气和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居民生活等会造成不利影响,请注意防范。
二是森林火险等级较高。森林防火紧要期,阔叶林区树叶基本凋谢,杂草干枯,林下可燃物增加,加之气温回暧,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增高。另外,春节期间民间祭祀、农事用火活动增多,野外火源防控难度增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复杂。
三是地质灾害处于较低风险期。根据往年同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近期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概率较小。
四是农业生产存在风险。2月中下旬小麦返青后小麦茎基腐病进入扩展、传播、危害的重要时期,需重点关注。同时,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畜禽养殖等设施农业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防范建议及应对措施
(一)强化监测预警。区应急局及时接收转发各类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各涉灾部门要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将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威胁群众,提醒社会公众主动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安全防控。住建等部门要加强在建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农业农村部门要持续关注雨情、墒情,指导做好农村供水保障,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控,保持森林防火高压态势,要加强小麦茎基腐病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做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畜禽养殖等设施农业生产安全;交警、住建部门要及时公告道路通行信息,提醒司机避开拥堵或事故路段,确保通行顺畅;住建、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城乡供热、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安全检修,及时处置安全隐患,保证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文旅部门要指导景区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做好游客限流措施和灾害性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三)做好值班值守。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24 小时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保证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遇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