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回族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瀍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工作统筹推进力度
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区委常委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学习9次,推动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及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等重大问题,常态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推进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明确街道五大主责主业,改革后白马寺镇设置10个机构,街道设置9个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财政所、市场监管所下沉镇(街道)管理。
2.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编制区政府服务目录清单,推动“清单之外无审批”;优化区政务服务大厅空间布局,实现554项高频事项“一站式”办理;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20家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9起。
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政策文件6件;开展医药、建材、教育培训机构等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检查,配合制止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单位滥用行政权力行为。
(三)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印发行政规范性文件5份,均按规定备案,开展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文件10件。
2.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并公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制定重大行政决策1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参与行政决策、合同审查、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100余次。
3.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完成21个预案修订并公示,制定《瀍河回族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单位12102家次,发现整治问题隐患8410个,发现并整改重大事故隐患41条;统筹建立22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和消防、民兵连、神鹰救援队建立联勤联动机制。
(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理行政执法证件61张,注销48张;持续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20余个;完成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中期评估工作。
2.加强服务型行政执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运用警示约谈、行政指导等方法落实“四张清单”,开展柔性执法100余次;举办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4次,100余人参加。
3.推动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指导50余次,日常及专题开展行政执法培训5次;调研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未办案的街道,经督促镇(街道)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件。
(五)健全多元化解机制,促进矛盾实质性化解
1.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面审查行政行为,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办结案件93件,其中纠错5件,纠错率5.4%;化解23件,占比24.7%。
2.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21件,审结19件;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成功化解8起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
3.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发挥区行政争议多元预防化解中心作用,化解行政诉讼案件30余件;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调解矛盾纠纷2728件,调成2708件,调成率99.3%,无一起引发民转刑案件。
(六)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设置中共瀍河回族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公室秘书股(行政执法监督股),承担行政执法监督具体工作,每季度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并通报,发现并整改问题9个。加大个案监督力度,开展涉区城管局个案监督案件1件,依法处理涉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投诉案件1件,开展“驻站式”监督1次。
2.形成监督合力。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100件,答复率100%。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对15个项目进行审计,查出问题58个,涉及不规范金额1172万元。
3.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严格遵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时间发布重要政策,扩大政策知晓度,主动公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七)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筑牢普法阵地
1.开展领导干部学法。举办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班2期,培训200余人次;落实常态化学法,区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学法5次。
2.多样化开展法治宣传。在微信公众号“法治瀍河”、微博“瀍河司法行政在线”上开设普法专栏202期。法治宣传200余场,受众4万余人。
3.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挥市基层“品牌化”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市法治乡镇(街道)先进单位、市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32名村(居)法律顾问、293名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咨询1000余次、讲座300余场。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程序履行不完善,行政决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谋划
(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牢牢抓住“关键少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常态化开展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述法工作,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审批服务,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做好完善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工作,打造“四减一优”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进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树立服务型行政执法理念,通过组织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