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窑街道:“红网格”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
今年以来,北窑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通过实施“党建+网格”的红色网格项目,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社区治理、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中,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小网格”推动社区“大治理”。
一、党建引领,搭建服务“连心桥”
逐步完善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模式,以小区党支部为依托,将辖区划分为19个“红网格”,每个网格均由党支部牵头,街道干部、社区两委分包,动员辖区热心居民代表和行业代表,五方共同参与治理,通过组织联建、难题联办、服务联动三级机制,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织密这些“红网格”,让网格成为便民服务的平台、化解纠纷的平台、解决诉求的平台,实现一网“兜”起辖区大小事务。
二、延伸服务,当好群众“贴心人”
辖区管理的好不好,主要体现在服务、便民上。北窑街道坚持需求导向,以“345”工作法为抓手,突出精细要求,下沉管理重心,构建小区一体化服务网络。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意见收集、现场处理、问题上报3项任务,开展讲好方针政策、劝解邻里纠纷、帮扶困难群众、排查安全隐患4种工作,当好政策宣讲员、信息收集员、安全巡防员、纠纷调解员、便民服务员5种角色。通过定人、定格、定职、定责明确责任,网格能量充分释放,实现发现问题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疫情期间,社区网格员化身“快递员”“外卖员”,积极承担为隔离家庭买菜送快递等上门服务;辖区老党员晋政琴经济困难但需常年服药,网格员积极发动周边党员群众,买药送到老人手中;三乐北小区改造后没有充电桩,网格员第一时间向街道社区反应,多方协调为居民安装充电桩,解决出行问题。今年以来,北窑街道“红网格”共办理民生实事156件,调解矛盾纠纷37起,开展志愿服务260余次,将服务延伸到楼院,在群众家门口现场解难题、惠民生,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三、下沉资源,实现服务“零距离”
依托街道“红引擎”党建联盟,社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双报到双服务”融合机制,将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纳入网格服务统一管理,形成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多方联动”的一张网。通过“微心愿”征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的诉求有回应、问题能解决。辖区医疗资源充分,社区就联合东都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单位开展“义诊进小区”活动;临近国庆,正骨医院、常绿集团提供小礼品组织开展“党史知识问答活动”;小区路灯不亮了,洛阳市监狱主动购买路灯并安装到位;辖区老人多、防范意识较差,农商银行、邮政银行积极开展“守好钱袋子”反诈骗宣讲。今年以来,街道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开展活动21次,将服务延伸到楼院,在群众家门口现场解难题、惠民生,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网格虽小,但却串联起千家万户;网格员虽身处基层,却传递着人间大爱。今后,北窑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红网格”建设,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随着网格越织越细,网内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