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进入适老模式 今天是: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全力打造法治洛阳——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之瀍河回族区篇

日期:2022-05-18浏览次数:3205


瀍河回族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为建设创新、开放、实干的新瀍河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法治思维,助推全面依法行政。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考核体系,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落细法治建设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在区政府常务会对新颁布、修改的法律法规开展及时学、跟进学、持续学,持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能力。认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以及各类法律法规,纳入每年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突发事件应对中,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救结合,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加大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帮办代办制度、实行免费邮寄办理结果,在“一网通办”前提下,全区1319个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工作,做好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与录入,区级事项录入率100%、完整度100%,不见面审批占比99.32%。区应急局、区金融局等17家单位授权,相关事项由“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一窗分类受理”。努力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通过政府采购方式,为全区新开办企业(个体工商户除外)免费提供首套印章四枚(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和法人印章),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为市场主体注入活力。

坚持法治惠民,增强群众获得感。深入开展“国家宪法周”、《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个,在全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健全精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在32个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和全天候线上法律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民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辖区民营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治体检、法律援助、法律调解等法律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健全监督体系,确保权力透明运行。严格合法性审查程序,全面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智库”作用,全程跟进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备案机制,从源头处规范权力的行使,从依据上杜绝违法行政的可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着力细化26个试点领域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五公开”,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率100%。近年来,在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重点工作的涉诉案件中,瀍河区诉讼数量与拆迁数量比在全市持续保持最低,拆迁补偿款法院终审判决金额与拆迁合同金额基本持平。

树牢法治思维,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执法技能等,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职业素养。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自由裁量基准等制度,用制度保证行政执法人员正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加强人大、司法、审计等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改进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制度。探路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执法有温度、处罚有尺度,制定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变“重管理”为“细服务”,变“严罚式”为“容错式”。目前制定不予处罚事项32个,从轻处罚事项9个,减轻处罚事项9个,2021年开展柔性执法20余件。

强化矛盾化解,提升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建立全区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一体化”联动调解机制,夯实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方式和区、乡(街道)、社区、网格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四四联动” 调解机制,推出线下、线上、热线三种调解方式,高效、高质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调解成功率98%,回访率100%。在行政复议案件中引入行政调解、行政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快速化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确保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2021年化解率达37.5%。在全市率先出台《瀍河回族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办法》,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坚持既“出庭”又“出声”。     

法治政府建设任重而道远。瀍河回族区将持续增强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瀍河。